2020年护士资格考试《专业实务》章节练习题(21)
来源:金榜树 发布时间:2020-01-16 01:46:30
第二章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
一、A1
1、房颤时f波的频率为
A、300~600次/分
B、250~350次/分
C、350~600次/分
D、100~160次/分
E、250~600次/分
2、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不低于50次/分,常采用的措施是
A、不需特殊治疗
B、口服麻黄碱
C、静滴去甲肾上腺素
D、皮下注射麻黄碱
E、含服异丙肾上腺素
3、房颤最常见于下面哪种心血管疾病
A、心肌病
B、高血压性心脏病
C、心包炎
D、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E、急性心肌梗死
4、终止房扑最有效的方法是
A、同步直流电复律
B、药物治疗
C、射频导管消融
D、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
E、刺激颈动脉窦
5、PP间期差异大于多少称为窦性心律不齐
A、0.04s
B、0.10s
C、0.12s
D、0.20s
E、0.32s
6、室速最常见于下列哪种器质性心脏病
A、冠心病心肌梗死
B、心力衰竭
C、心瓣膜病
D、二尖瓣脱垂
E、心肌病
7、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是指
A、多个室性期前收缩起源于多个异位起搏点
B、多个室性期前收缩均起源于房室结
C、多个室性期前收缩均起源于心房肌
D、多个室性期前收缩均起源于结间束
E、多个室性期前收缩均起源于窦房结
8、有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是
A、心房颤动
B、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C、窦性心动过缓
D、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E、频发单源性室性期前收缩
9、电复律治疗后的患者,护士给予的护理措施中应除外
A、绝对卧床休息24h
B、测量心率、血压,每日2次
C、注意面色、神志的变化
D、注意肢体活动情况
E、按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10、窦性心动过速的常见病因是
A、睡眠状态
B、应用受体阻滞剂时
C、健康运动员
D、使用阿托品时
E、洋地黄过量时
11、PR间期的测量是
A、由P波起始到QRS波的终末
B、由P波终末到QRS波的开始
C、由P波起始到QRS波的开始
D、由P波终末到QRS波的终末
E、以上都不对
12、房颤病人主要应观察
A、P波的频率
B、病人的主诉
C、血压的变化
D、心室率的改变
E、脉搏的改变
13、窦性心动过速不发生于哪种情况
A、发热
B、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C、运动
D、贫血
E、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14、以下因素不会诱发期前收缩的是
A、过度劳累
B、大量饮酒
C、高钠饮食
D、饮浓茶
E、情绪激动
15、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的定义是
A、室性期前收缩>60次/分钟
B、室性期前收缩>30次/分钟
C、室性期前收缩>20次/分钟
D、室性期前收缩>10次/分钟
E、室性期前收缩>5次/分钟
16、持久性心房颤动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房室传导阻滞
B、室性期前收缩
C、肺感染
D、感染性心内膜炎
E、动脉栓塞
17、房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P波提早出现,形态与窦性P波相同
B、PR间期大于0.20秒
C、期前收缩的代偿间歇多不完全
D、QRS波群形态与正常窦性心律的形态不同
E、房性期前收缩的P波后可无QRS波群
18、下列不是窦性心律心电图特点的是
A、P波在Ⅱ导联直立
B、P波在aVR导联倒置
C、P波在V5导联为倒置
D、P-R间期在0.12~0.20秒之间
E、P波在aVF导联直立
19、窦性心律P-R间期的正常范围为
A、0.06~0.10秒
B、0.10~0.12秒
C、0.20~0.25秒
D、0.12~0.20秒
E、0.25~0.30秒
20、下列几种期前收缩的表现形式中,描述正确的是
A、每一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三个期前收缩,为成对期前收缩
B、期前收缩>5次/分为频发性期前收缩
C、每一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两个期前收缩,为二联律
D、每两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三个期前收缩,为三联律
E、期前收缩<5次/分为频发性期前收缩
21、非同步电复律适用于
A、心房扑动
B、心房颤动
C、心室纤颤
D、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E、洋地黄中毒
22、窦性心动过缓的常见病因是
A、发热
B、应用肾上腺素药物时
C、剧烈运动时
D、睡眠状态时
E、使用阿托品时
23、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范围通常是
A、60~80次/分
B、80~100次/分
C、100~150次/分
D、120~180次/分
E、150~250次/分
24、关于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表现,叙述正确的是
A、有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
B、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同
C、QRS波群前出现倒P波
D、代偿间歇不完全
E、室性融合波
25、P波代表的是
A、心房除极波
B、右心房除极波
C、左心房除极波
D、心室除极波
E、心室复极波
26、心电图V2导联检测电极放置的位置是
A、胸骨右缘第2肋间
B、胸骨右缘第4肋间
C、胸骨左缘第2肋间
D、胸骨左缘第4肋间
E、胸骨左缘第5肋间
27、心室颤动的脉搏特征是
A、快而规则
B、慢而规则
C、快而不规则
D、慢而不规则
E、测不到
28、在心电图上观察到QRS波群提前出现,形态宽大畸形,其前无相关的P波为
A、室性期前收缩
B、房性期前收缩
C、交界区性期前收缩
D、心房颤动
E、阵发性心动过速
29、心电图心房活动呈规律的锯齿状波动,心房率250~350次/分,考虑为
A、室性期前收缩
B、心房扑动
C、室性心动过速
D、心室扑动
E、心房纤颤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房颤患者心电图特征: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及规律不一的f波,频率350~600次/分钟,QRS波群形态正常,R-R间隔完全不规则,心室率极不规则,通常在100~160次/分钟。
【该题针对“第三节-颤动及心率失常的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无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通常不必治疗。如因心率过慢而出现症状者则可用阿托品、麻黄碱或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症状不能缓解者可考虑心脏起搏治疗。
【该题针对“第三节-颤动及心率失常的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常出现以房颤为代表的心律失常。
【该题针对“第三节-颤动及心率失常的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4、【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转复心房扑动最有效的办法为同步直流电复律术。
【该题针对“第三节-颤动及心率失常的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窦性心律不齐心电图特征:窦性P波P-P或R-R间隔长短不一,相差>0.12秒以上。
【该题针对“第三节-概述、窦性心率失常、期前收缩”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最常见于冠心病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其他如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电解质紊乱等,亦有个别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该题针对“第三节-概述、窦性心率失常、期前收缩”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根据异位起搏点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期前收缩。 期前收缩起源于一个异位起搏点,称为单源性;起源于多个异位起搏点,称为多源性。
【该题针对“第三节-概述、窦性心率失常、期前收缩”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引起猝死危险的心律失常。
①潜在的引起猝死危险的心律失常有频发、多源、成对RonT室性期前收缩,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较重的第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等。
②随时有猝死危险的严重心律失常是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与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由于快速的心室率,及心房、心室收缩不协调而致心排血量降低,血流动力学明显障碍,心肌缺血,可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血压下降和晕厥,且不及时处理有可能演变为心室颤动。因此可致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该题针对“第三节-概述、窦性心率失常、期前收缩”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电复律后要严密观察心律、心率、呼吸、血压,每半小时测量并记录1次直至平稳,并注意面色、神志、肢体活动情况。
【该题针对“第三节-颤动及心率失常的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窦性心动过速的常见病因:
(1)生理性因素:吸烟、饮茶、咖啡、酒,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等。
(2)病理性因素:发热、休克、贫血、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和甲亢等。
(3)药物因素:阿托品、肾上腺素等交感神经兴奋药和盐酸氯胺酮等麻醉药。
【该题针对“第三节-概述、窦性心率失常、期前收缩”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PR间期的测量是由P波起始到QRS波的开始,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该题针对“第三节-概述、窦性心率失常、期前收缩”知识点进行考核】
1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房颤是心房内多处异位起搏点发出极快而不规则的冲动,使心房肌纤维失去规律性的收缩而乱颤。房颤多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心室率不快者,病人仅有心悸、气促、心前区不适等;心室率极快者(>150次/分),可因心排血量降低而发生晕厥、急性肺水肿、心绞痛或休克。因此对于房颤的治疗其中之一就是控制心室率。在护理观察方面就是要了解病人心室率的情况,尤其是每日测量病人心率、脉率,了解脉搏短绌的情况。故选项D正确。
【该题针对“第三节-颤动及心率失常的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1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了窦性心动过速的病因。窦性心动过速大多属生理现象,常见原因为:吸烟、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在某些疾病时也可发生(发热、贫血、甲亢等)。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导致心动过缓的病理性因素之一,故选项E不是发生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
【该题针对“第三节-概述、窦性心率失常、期前收缩”知识点进行考核】
1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饮食中钠离子含量的增高不会引起期前收缩。
【该题针对“第三节-概述、窦性心率失常、期前收缩”知识点进行考核】
1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期前收缩>5次/分钟称频发性期前收缩。
【该题针对“第三节-概述、窦性心率失常、期前收缩”知识点进行考核】
1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血栓形成与栓塞是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房颤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随着血液流至全身各处,可引起肾、肝、肠血管动脉等栓塞,更严重且常见的是导致脑栓塞(即中风,偏瘫)、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
【该题针对“第三节-颤动及心率失常的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1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房性期前收缩:
【该题针对“第三节-概述、窦性心率失常、期前收缩”知识点进行考核】
1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窦性P 波的形态:在Ⅰ、Ⅱ和 aVF导联直立,aVR 导联倒置;Ⅲ、aVL导联的P 波方向不一致,可呈直立、平坦、双向或倒置;V 1和V 2导联可以倒置,但V 5和V6导联为直立。
【该题针对“第三节-概述、窦性心率失常、期前收缩”知识点进行考核】
1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窦性心律P-R间期的正常范围为0.12~0.20秒,此题为记忆性题。
【该题针对“第三节-概述、窦性心率失常、期前收缩”知识点进行考核】
2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考查对于期前收缩表现形式类型的掌握。每一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两个期前收缩为成对期前收缩;期前收缩>5次/分为频发性期前收缩;每一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一个期前收缩为二联律;每两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一个期前收缩为三联律。
【该题针对“第三节-概述、窦性心率失常、期前收缩”知识点进行考核】
2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心脏电复律适应证:
非同步电复律:适用于室颤、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同步电复律:适用于有R波存在的各种快速异位心律失常,如房颤、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心脏电复律禁忌证:
(1)病史长、心脏明显扩大。
(2)同时伴二度Ⅱ型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房颤和房扑病人。
(3)洋地黄中毒。
(4)低血钾病人。
【该题针对“第三节-颤动及心率失常的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2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考查学生对于窦性心动过缓病因的掌握,窦性心动过缓的常见病因多见于运动员、睡眠状态,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
【该题针对“第三节-概述、窦性心率失常、期前收缩”知识点进行考核】
2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范围通常是100~150次/分,此题为记忆性题。
【该题针对“第三节-概述、窦性心率失常、期前收缩”知识点进行考核】
2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
(1)QRS波群提前出现,形态宽大畸形,QRS时限>12s;
(2)与前一个p波无相关;
(3)T波常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相反;
(4)期前收缩后有完全代偿间歇。
【该题针对“第三节-概述、窦性心率失常、期前收缩”知识点进行考核】
2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P波代表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
【该题针对“第三节-概述、窦性心率失常、期前收缩”知识点进行考核】
2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胸导联探查电极的安放位置:V1导联位于胸骨右缘第4肋间,V2导联位于胸骨左缘第4肋间,V3导联位于V2与V4连线的中点,V4导联位于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V5导联位于左腋前线平V4水平,V6导联位于左腋中线平V5水平。
【该题针对“第三节-概述、窦性心率失常、期前收缩”知识点进行考核】
2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心室颤动:心室内心肌纤维发生快而微弱的、不协调的乱颤,心室完全丧失射血能力,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室颤动一旦发生,表现为意识丧失、发绀、抽搐,体检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到,继而呼吸停止,瞳孔散大,甚至死亡。因此选项E正确。
【该题针对“第三节-颤动及心率失常的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2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了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QRS波代表心室除极过程,故QRS波群提前应为室性期前收缩,其特点为QRS波群提前出现,形态宽大畸形,QRS时限>0.12秒,其前无相关的P波;T波常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相反;期前收缩后有完全代偿间歇。
【该题针对“第三节-概述、窦性心率失常、期前收缩”知识点进行考核】
2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心房扑动可以认为是在房性心动过速与心房颤动之间的中间型。当心房异位起搏点频率达到250~350次/分钟且呈规则时,引起心房快而协调的收缩称为心房扑动。患者可出现低血压、头晕、心悸、心绞痛,甚至心源性休克。
【该题针对“第三节-颤动及心率失常的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