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第一章第九节考点精讲:病人饮食的护理
病人饮食的护理
医院饮食分为三大类,即基本饮食、治疗饮食、试验饮食。
1.基本饮食
(1)普通饮食:适用于病情较轻或疾病恢复期,消化功能正常的病人。每日进餐3次。
(2)软质饮食:适用于低热、老、幼病人,口腔疾患或术后恢复期的病人。以软烂、无刺激性易消化为主,菜和肉应切碎、煮烂。一般每日进餐3次或4次。
(3)半流质饮食:适用于发热、体弱、消化道疾患、咀嚼不便、手术后等病人。食物呈半流质状,无刺激性、易于咀嚼及吞咽。每日5、6次。
(4)流质饮食:适用于高热、口腔疾病、各种大手术后、急性消化道疾患、危重或全身衰竭等病人。食物呈液体状,如奶类、米汤等。因所含热量及营养素不足,只能短期使。每日6、7次,每次200~300ml。
2.治疗饮食
(1)高热量饮食:用于热能消耗较高的病人。适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热、烧伤等病人及产妇,以及需要增加体重的病人。每日总热量约为3000kcal,主要是在基本饮食的基础上加餐两次。
(2)高蛋白饮食:适用于长高代谢性疾病,如结核、严重贫血、烧伤、肾病综合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大手术后及癌症晚期、低蛋白血症、孕妇、乳母。主要是增加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鱼类、蛋类、乳类、豆类。按体重计算1.5~2g∕(kg?天),但总量不超过120g/天,总热量2500~3000kcal。
(3)低蛋白饮食:适用于急性肾炎、尿毒症、肝性脑病等病人。成人蛋白质总量<40g/天,病情需要时可低于20~30g/天;肾功能不全者忌食豆制品,肝性脑病者以植物蛋白为主。
(4)低脂肪饮食:适用于肝、胆、胰疾患,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肥胖症及腹泻等病人。脂肪含量应少于50g/天,肝、胆、胰病病人应少于40g/天。避免动物脂肪的摄入。
(5)低胆固醇饮食: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病人。成人胆固醇摄入量低于300mg/天,禁用或少用动物内脏、鱼子、蛋黄、肥肉和动物油等。
(6)低盐饮食:适用于急慢性肾炎、心脏病、肝硬化伴腹水、重度高血压、水肿较轻的病人。成人进食盐量不超过2g/天,但不包括食物内自然存在的氯化钠。禁食一切腌制食品,如咸菜、成肉、皮蛋等。
(7)无盐、低钠饮食:无盐饮食,适应证基本同低盐饮食,但水肿较重者,除食物中自然含钠外,烹调时不放食盐。低钠饮食,除无盐外,还须控制食物中的含钠量,每日摄入的钠量应低于0.5g,禁用腌制食物。禁含钠多的食物及药物,如油条、挂面、汽水和碳酸氢钠等药物。
(8)高膳食纤维钦食:适用于便秘、肥胖症、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病人。宜食芹菜、卷心菜、粗粮、豆类等含纤维素多的食物。
(9)少渣饮食:适用于伤寒、痢疾、腹泻、肠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咽喉部及消化道手术的病人。要求食物纤维含量少、少油、不用刺激性调味品及坚硬、碎骨食物。
(10)要素饮食:又称元素饮食、要素膳、化学膳,是一种化学精制食物,含有全部人体所需要的易于吸收的营养成分,包括游离氨基酸、单糖、主要脂肪酸、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特点是无需经过消化过程,可直接被肠道吸收,营养价值高,营养全面的无渣饮食。适用于低蛋白血症、严重烧伤、胃肠道瘘、大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营养不良、急性胰腺炎、短肠综合征、晚期癌症等病人。可口服、鼻饲或造口置管滴注,温度38~40℃,滴速40~60滴/分,不宜超过150ml小时。
3.试验饮食
(1)胆囊造影饮食:适用于需要用x线或B超进行胆囊检查的病人。检查前l天午餐进高脂肪饮食,可刺激胆囊收缩和排空,有助于造影剂进入胆囊:晚餐进无脂肪、低蛋白、高糖类的清淡饮食,晚餐后口服造影剂,禁食、禁烟至次日上午摄X线片。检查日晨禁食,第一次摄片后进食脂肪餐,脂肪量不低于50g,30分钟后再次摄片观察。
(2)隐血试验饮食:协助诊断消化道有无出血,为大便隐血试验做准备。试验期前3天,禁食绿色蔬菜、肉类、肝脏、动物血、含铁丰富的食物或药物,以免造成假阳性反应。可食米面、牛奶、豆制品、冬瓜、白菜、土豆等。
(3)吸碘试验饮食:适用于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的病人,以协助放射性核素131I检查,来明确诊断。要求检查或治疗前7~60天,禁食含碘高的食物,需禁食60天的有海带、海蜇、紫菜、薹菜、淡菜等,禁食14天的有海蜒、毛蚶、干贝、蛏子等,需禁食7天的有带鱼、黄鱼、鲳鱼、虾等,禁用碘酒作局部消毒。
(4)肌酐试验饮食:用于协助检查测定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试验期为3天,禁食富含蛋白食物,如肉类、禽类、鱼类,禁饮茶与咖啡;全日主食在300g以内,蛋白质总的摄入量<40g,以排除外源肌酐的影响。
4.影响饮食的因素
(1)生理因素:①年龄。②活动量。③身高和体重。
(2)心理因素:①食欲。②感官因素。③认知因素。④情绪状态。
(3)病理因素:①疾病因素。②对食物过敏和不耐受。
(4)环境因素:①自然环境。②社会环境。③进餐环境。
(5)社会文化因素:①饮食习惯。②营养知识。③生活方式。④经济状况。
(6)应用药物和饮酒。
5.饮食护理措施
(1)饮食评估
①一般饮食形态包括进餐次数、时间长短、进食方式、摄食种类及量、食欲状况、饮食有无规律、有无偏食等。
②补充品的使用包括种类、剂量、服用时间等。
③既往饮食调配成功或不成功的经验。
(2)病人进食前的护理
①食物的准备。
②环境的准备:去除一切不良气味及不良视觉刺激。
③病人的准备:给予饮食营养卫生的健康教育。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进餐姿势。取得病人同意,提供病人所熟悉并喜欢的食物。进食前暂时停止非紧急治疗、检查和护理工作。
④护理人员准备:根据饮食单上不同的饮食种类,协助配餐员分发饮食。
(3)病人进食时的护理
①巡视、观察病人进食情况,检查是否按医嘱要求进食。
②对禁食或限量饮食的病人,要及时检查医嘱落实情况,并讲解原因,以取得配合。
③在不影响病人进食情况下,进行饮食健康教育。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及不遵守医嘱的饮食行为。
④鼓励卧床病人自行进食,将食物、餐具等放在方便取放的位置,必要时护士给予协助。需要喂食的病人,应按照其进食习惯、次序与方法等耐心喂食。每次喂食量及速度适中,温度适宜,饭与菜、固体与液体食物应轮流喂食。进食流质饮食的病人,可使用吸管。
⑤对双目失明或双眼被遮盖的病人还要告知喂食内容以增加进食兴趣,促进消化液分泌。病人要求自行进食时,可按照时钟平面图放置食物,并告知摆放食物名称及方向,利于病人自行摄取。
(4)病人进食后护理:病人进餐后,注意了解进食内容、进食量。评估病人进食量要做好出入量的记录。
6.鼻饲法的概念和目的
(1)概念:鼻饲法是指导管经鼻腔插入胃肠道,从管内输注食物、水分和药物,以维持病人营养治疗需要的技术。
(2)适应证:①不能经口进食者,如口腔疾病、口腔手术后、食管狭窄、食管气管瘘、某些手术后或肿瘤病人;②不能张口的病人,如昏迷、破伤风、早产儿及病情危重的病人;③拒绝进食的病人。
(3)禁忌证:上消化道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鼻腔、食管手术后以及食管癌和食管梗阻的病人。
7.鼻饲法的操作方法及要点
(1)插管要点
①向病人耐心解释插管操作的目的、过程及配合方法,以取得病人的合作。
②病人取半卧位、坐位或仰卧位。
③插管长度。成人为45~55cm,是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处或从耳垂到鼻尖再到胸骨剑突处的距离。
④经鼻腔插管插入14~16cm(咽喉部)时,嘱病人做吞咽动作。
⑤插管过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时,可暂停插入,嘱病人深呼吸或吞咽动作;若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现象时,表明误入气管,应该立即拔出,休息后重新插管。
⑥昏迷病人在插管前取去枕平卧位,将病人的头后仰。当胃管插至会厌部,即14~16cm时,将病人的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
⑦插管时动作应轻稳,尤其是胃管通过食管的3个狭窄处(环状软骨水平处、平气管分叉处、食管通过膈肌处)的时候,以免损伤食管黏膜。
(2)确认胃管在胃内的方法
①抽液法:注射器连接胃管末端抽吸,有胃液被抽出,是最常用最准确的一种方法。
②听诊法:听诊器置胃部(剑突下),向胃管内注入空气10ml,能够听到气过水声。
③呼气法: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碗内,无气泡逸出。此法慎用。
(3)供食要点
①必须先确认胃管在胃内后方可注食。
②病人取半卧位,注食前后需注入少量温开水。
③食物温度为38~40℃,每次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④通过鼻饲管给药时,应将药片先研碎、溶解后再注入。
⑤注食后保持原卧位20~30分钟。
⑥口腔护理。每日2次。
⑦记录。插管时间、病人反应、鼻饲液种类及量等。
(4)拔胃管要点
①长期鼻饲需定期更换胃管,普通胃管每周换1次,硅胶胃管每月换1次。
②更换胃管时应在当天晚上最后一次灌注食物后拔管,翌日晨从另一侧鼻孔插管。
③拔管前需夹闭胃管末端,避免拔管时液体反流入呼吸道。
④在病人深呼气时拔管,拔管至咽喉处时,宜快速拔出,以免胃管内残留液体流入气管。
⑤协助清洁口腔、鼻腔,擦去胶布痕迹,整理床单位及用物,洗手并记录。
8.出入液量的记录
(1)目的:记录24小时摄入和排出的液体量对于动态掌握病人病情变化、确定重建平衡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2)记录的内容和要求:①摄入量。每日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液量、输血量以及针剂药液量等。②排出量。尿量、粪便量及其他排出量,如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抽出量、胸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量及伤口渗出量等。
(3)记录方法:①用蓝钢笔填写出入液量记录单的眉栏项目。②出入液量记录,晨7时至晚19时用蓝笔,晚19时至次晨7时用红墨水笔。③每班护士交班前做出入量小结,夜班护士于规定时间作24小时出入液量总结,并用蓝墨水笔填写在体温单的相应栏日内。